close

朋友常問到,到底要存多少才能達到財務自由,500萬、1000萬、2000萬還是3000萬,我常開玩笑說當然是多多益善。但若將財務自由定義為要存一筆相當的財富,我想是不夠客觀與務實,因再多的錢不懂得規劃、管理及運用,也可能化為烏有,我想每個人身邊都不乏原本是相當富有但卻晚景淒涼的案例!

要達到財務自由,首先應先設定你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模式與水準,要符合這樣的條件,每月需多少預算(例如每月需要50000元),當前勞保年金根據統計,65歲退休平均月領16000~20000元的人數最多,而其間的差額30000~34000元就是你須創造的現金流,但這還沒估算到老年後的醫療、長照費用,根據相關統計,平均每人兩者費用相加500萬是跑不掉的,此部份是自行準備或透過保險轉嫁往後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。

但就我個人身邊大多數的朋友,很少人真的想要等到65歲才退休,一般都希望在55歲前(或者越早越好囉!),若真是如此,所需準備的目標就要更高,除在能領政府年金前所需準備的生活支出外,可能因投保年資較短,將來可領的錢當然就會較少。

坊間及網路上有很多探討現金流的佳文,大家應很容易找到,在這我用我真實遇到的案例跟大家分享,供大家參考、也盼帶給大家希望,未來還是光明的。

話說1999年,我在台北做產品經理時,有位同仁喜歡到北海岸衝浪潛水,因他知道我喜歡研究投資理財,一天跟我分享有位同好大哥年僅37~38歲(之所以稱他為大哥,因當時我們倆僅28~29歲,後來有見過一兩次面跟他請教),但已退休一兩年,且不是富二代喔!是靠自己投資理財達成的,他每天送小孩上學後就開啟他一天的自由行,到下午4點再去買菜接小孩,我問那他老婆呢!後來得知他老婆是一位公務員,而他原本是資訊軟體公司的小主管,月薪約6~7萬,我問他為何這麼年輕就能開始享受自己的人生?他告訴我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他的啟蒙早,因他父母很早就透過存股來準備他們的退休金,雖然父母他們曾遇到台灣股市大崩盤,但因他們皆存股息殖利率夠高的績優股,且以長期資金現股買進,雖然亦會受衝擊,但只要時間足夠(股息再存入)張數夠多(金額夠大),就能有效降低持有成本領到豐沛股息,所以他高中時就將從小到大存的壓歲錢、零用錢拿去存股,大學打工家教亦幾乎投入(他比較幸運,家在台北,不用像我在外租屋),且慢慢研究出自己的投資心法,結婚後,為求加速累積, 跟老婆溝通,家裡的開支用她那份薪水, 他的薪水先預留半年預備金,其餘幾乎皆用來投資,因他之前的成果老婆也贊同(當時我想真的娶到好老婆人生是彩色的!),故在35歲那年他每年能領到的股息已超過60萬,他跟老婆商議他是否能從職場退休,當一個稱職奶爸,小孩他顧,老婆專心上班,也就不用家事兩頭燒(當時我心裡想,你也太會打算了吧,話說得那麼好聽,怕老婆辛苦,是你打算浪槓吧!),取得共識後他用了近一年時間安排離開職場的生活。

當時的我雖很羨慕,但仍然有點難以體會(沒親身走過真的很難理解當中的酸甜苦辣),沒想到在我35歲之後也一步步踏上這自我修練的非典型人生,我也是跟老婆說你就專心上班吧!不用太辛苦,小孩家事我來處理,很重要,所以再強調一遍,娶到好老婆人生是彩色的!在我親身走過這個歷程,我簡單歸納這位大哥幾個成功的關鍵因素:

1. 夫妻價值觀相近且目標一致,若無相同信仰與目標,計畫是很難長期堅持下去。

2. 相對一般人可能到40歲甚至更年長才想到規劃退休,他15~16歲就啟動他的理財計劃(巴菲特更早在,11歲就買入人生第一張股票),到35~36歲時已執行20年,複利效果已顯現出威力!

3. 經過自己的鑽研,建立一套可行的理財系統,有自己的選股標準,非道聽塗說人云亦云。

4. 因目標明確,加上妥善資產規劃(家庭支出、預備金準備),長期投入相當金額的本金(個人預估約略在700~800萬)

5. 能克服人性,因在這條路是很孤單的,等待是基本修養,當遇到市場不如預期時,如何調整策略等待時機(全球化後市場波動更是難測),這是基本的能力。

希望以上分享能給大家一些想法,尤其是年輕朋友、還沒結婚的人,只要有明確目標,持續學習,別人35歲,我們45歲、55歲,亦能比他人更早享受財務自由的果實,不用真的等到65歲領政府年金,心裡還擔心會不會破產領不到。

以上,待續~~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投資理財分享
    全站熱搜

    凡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